顯示具有 盜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盜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

軟體太貴才會使用盜版?!

昨天上「生命、科學與倫理」講座的課,課程中我有提到「好公民不使用盜版軟體」,有幾位同學在筆記中提到因為商業軟體太貴,對學生是很大的負擔,所以才會使用盜版軟體,如果軟體很便宜的話,自然願意買正版來用。

只 是我站在這個時間點來看,軟體很貴並不是使用盜版的理由,軟體貴是「拒絕使用」的最好理由,因為代價太高,所以我不願意使用。如果您沒有辦法不使用該套軟 體,那可能就是它賣貴的原因,因為大家都需要軟體公司當然賣貴。當然,這也牽涉到壟斷的問題。很多軟體都有功能相似的自由軟體,只要稍微尋找一下,改變一 下自己的使用習慣,就不會有盜版的問題,這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不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

往前看,軟體很貴更是不能使用盜版,為什麼那些軟 體賣很貴,因為它的市佔率很高,軟體公司不覺得他們需要降價來促銷,所以他們當然賣貴。使用盜版更是助長這些軟體的市佔率,所以軟體公司對盜版並不是一開 始就要強硬控告,他們都是等到他們自己的軟體市佔率高了之後,再開始對大公司施壓,開始檢查盜版的情形。只有拒絕使用這些軟體才能讓他們的市佔率降低,才 有可能讓軟體公司願意降價促銷。

就像很多城市喊著考慮將自己城市的電腦都轉到 linux 或改用 openoffice,讓微軟很緊張,就用更便宜的價格挽回生意,所以有的城市未必真的想要轉成自由軟體,只是將自由軟體當做向微軟殺價的手段。只是微軟 也不笨,他們也會評估您們到底有沒有可能換到自由軟體,如果他們評估認為您們根本沒有能力換到其他系統的話,他們會降價才奇怪。

我不敢說 所有的商業軟體都有可取代的自由軟體,但是以我的經驗來看,絕大部份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軟體都有品質很好的自由軟體可用,像辦公室軟體、收信軟體、瀏覽器、 防毒軟體、防木馬、音樂與影片播放等等,先在 windows 的系統中改用自由軟體一點都不難,難的只是改變自己的態度與動機。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網路時代中盜版的問題會愈來愈嚴重?還是愈減輕?

這是我最近自己出的一個問題,不知您認為呢?

可能會愈來愈嚴重,理由是什麼呢?理由是盜版資料可以藉由網路來傳遞,成本低、速度快,特別是音樂、電影、商業軟體等等,網路上到處流竄,特別是最近幾年興起的 P2P 的分享程式,更是讓盜版資料流竄得更廣泛了。

最近因為有一信警察使用 FOXY 這套軟體來下載影片,不小心將自己電腦裡面的資料分享出去,結果警用的一些資料都在網路上可以下載得到,因此大家更注意到 P2P 裡面的資料。我常覺得裡面的資料真的太多、而且又絕大部份是不良以及盜版的資料。幾乎想得到的流行歌都找得到 MP3,裡面的電影也是一大堆,這些都是盜版資料,網路帶一定會使盜版問題愈來愈嚴重的。

再以人性來說,人都是貪小便宜的,有便宜可佔為何不用呢?有那麼盜版的資料在網路上流竄,不用白不用,以人的道德良心當訴求的行動恐怕都不會成功的,盜版問題仍然只會愈來愈嚴重。

我認為長久來看,盜版問題會減輕,理由呢?

前面所提到的很多盜版品藉著網路來傳播速度快、成本低,特別 P2P 的盜版問題更是嚴重,但問題嚴重之後也會引起經濟大國的關注,最近美國就極為關注中國的盜版問題,相信不久的將來各個國家都會訂出網路盜版的相關罰則,P2P 不會永遠都是盜版的天堂。

網路不單單是方便傳遞盜版資料,也會方便企業來檢查每台電腦是否使用盜版資料,目前微軟就愈來愈多透過網路來檢查您的作業系統是否為正版,若檢查不過,會 讓您們使用愈來愈不方便。我相信未來其他的商品檢查也會使用類似的方式,讓盜版品的使用與傳播愈來愈不方便。雖然任何的檢查都會有破解的方法,但是問題是 當使用盜版愈來愈不方便時,願意使用正版軟體的人就會比較多。

網路的興起讓分享的觀念得以落實,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自由軟體的興起,很多軟體設計師奉獻心力寫出優良的程式,他們可能沒有人力、財力來介紹他們的產品,但 是他們可以透過網路免費給人下載,顧客經過口耳相傳了解到這些程式就可以下載回來使用,使用者覺得有什麼需要更新、改進的地方也可以透過網路將意見回饋給 作者,用這種方式讓軟體愈來愈成熟,現在已經有極多的自由軟體,因著自由軟體的興起,讓願意使用正版的人可以不再受盜版問題的困擾,只要願意付出一些改變 習慣的代價,就可以成為正版軟體的使用者,相信未來的日字裡面,願意尊重智慧財產權的人一定愈來愈多,相對的就會讓盜版的問題更為減輕。

雖然我們常覺得人大多是自私的,但還是會有一些人會願意學習奉獻心力寫出優良的自由軟體供大家使用,他們獲取的可能不是金錢,而是能力與好名聲,更可能因 此結交到更多好的朋友。雖然人都有罪性,但我仍然認為 ― 如果當好人與當壞人的代價類似的話,會有更多人願意當好人的。

網路興起之後,很多軟體愈來愈網路化,就像 Google 最近幾年推出免費的網路行事曆,網路文件與試算表的軟體等等,雖然與商業軟體比較起來,功能比較陽春,但是也讓我們不必安裝太多軟體就可以處理日常生活中 的事務,軟體安裝的需求減少,當然軟體盜版問題也會跟著減輕。

臺灣的軟體盜版率從十幾年前的 72% 到這幾年的 43%,有明顯的降低,這兩天看到聯合報的一則新聞,提到臺灣 2006年的盜版率是 41%,這明顯是讓盜版問題更為減輕。當然,這個盜版率是從何算來、到底精不精確?這需要進一步釐清,P2P 上的盜版率要怎麼算?這也讓我好奇。就算盜版率降低,盜版量可能還在提高,只是使用正版的人或許提高得比較多。

使用者必須要有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意識,才能夠讓盜版率降低,也就是自己心裡要知道:使用盜版是錯的,因為這是別人努力製作、行銷的產品,您的盜版是嚴重損害別人的利益。特別在軟體的領域上,現在已經有很多品質優良的軟體可用了,一點都不需要去使用盜版軟體。